在家裡不願意發出聲音是為什麼
在家裡不願意發出聲音是為什麼,因為你認為家裡沒有你的一席之地,有一種寄居的感覺,甚至覺得在這個世界就像寄居一樣,沒有屬於你的天地。沒有權力沒有空間沒有資源。很多事都是有跡可循的,有一次當著我媽面咳嗽以後,她就會問我怎麼了咳嗽起來了,可能是因為我小時候經常因為咳嗽喝很久的藥,所以她很擔心這個。
在家裡不願意發出聲音是為什麼,因為你認為家裡沒有你的一席之地,有一種寄居的感覺,甚至覺得在這個世界就像寄居一樣,沒有屬於你的天地。沒有權力沒有空間沒有資源。
很多事都是有跡可循的,有一次當著我媽面咳嗽以後,她就會問我怎麼了咳嗽起來了,可能是因為我小時候經常因為咳嗽喝很久的藥,所以她很擔心這個,但更多時候只是因為被水嗆到,後來我就盡量避免讓她聽到咳嗽聲,他們在房間外弄出大動靜時候,即使我在房間裡面聽歌我都要把聲音調小,我不想讓別人知道我在幹什麼。
即便是在家裡點外賣,吃泡麵吃宵夜熬夜,我也會「偷偷的」,因為這些都是會被他們知道以後進行不好的評價和一直說我的藉口。
我到現在聽見上樓梯的聲音就會緊張,然後開始聽是不是他倆的腳步,是的話就感覺隨著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緊張,直到聽到鑰匙響起來,門鎖被打開,心裡又一咯噔,他們進來我才去幹自己的事了就會好一點。
過往的經歷裡被凝視過度從而形成了逃避型心理,凝視背後往往意味著管控,管控背後又往往意味著否定,一般是家庭氛圍引起的。從小在肯定式、平等式教育裡長大的人一般就不會有這種情況。